芹菜

欧亿ouyi(中国) > 作物种植管理 > 蔬菜 > 芹菜

芹菜病毒病

病害名称: 芹菜病毒病 别名:无 分类: 病毒病


病状:

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,全株受害。染病株发病初始表现为在叶片皱缩,呈现浓、淡绿色斑驳或黄色斑块症状的明显黄斑花叶,叶色褪绿,叶面皱曲,新生叶片偏小,有的叶片扭曲、变窄,叶柄纤细。发病严重时,心叶节间缩短,全株叶片皱缩,停止生长或黄化、矮缩。发病晚的多见于所生叶呈浓、淡绿相间的花叶,植株正常。

  

发病条件:

1、高温干旱的环境易发生。

2、早春及秋季温度偏高、雨水少、蚜虫发生严重。

3、地势低洼、常年连作地块、在生产上管理跟不上、经常缺水缺肥导致植株长势较弱抗病能力弱,易得病毒病。

侵染循环: 

芹菜病毒病由黄瓜花叶病毒(简称CMV)、芹菜花叶病毒(简称CeMV)、马铃薯Y病毒(PVY)和芜菁花叶病毒(TuMV)等病毒粒子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。CMV附着在多年生宿根杂草上越冬。CMV 、CeMV 、PVY主要通过蚜虫及汁液接触传播至寄主植物上,还可通过田间农事操作从寄主伤口侵入进行传播。TuMV主要靠汁液传染,也可由桃蚜及甘蓝蚜作非持久性传毒。

防治方法:

1、选用抗病的芹菜品种。

2、加强水肥管理,提高植株抗病力,以减轻为害。春季栽培时,采取早育苗,简易覆盖或棚室栽培,以提早收获,避开蚜虫及高温等易发病的因素。高温干旱时期应搭棚遮阴。定植时剔除病苗。从苗期起及时防治蚜虫。

3、药剂防治。可用病毒A可湿性粉剂、植病灵乳油、病毒克星等药剂喷雾。每隔5~7天喷1次,连续2~3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