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稻
欧亿ouyi(中国) > 作物种植管理 > 粮食 > 水稻
稻纵卷叶螟

害虫名称:稻纵卷叶螟 害虫别名: 卷叶虫、苞叶虫 分类: 鳞翅目螟蛾科
为害特点:
初孵幼虫多在心叶、叶鞘内和幼嫩叶片上取食为害。幼虫进入2龄期开始爬至叶尖附近,吐丝将稻叶纵卷成苞,躲在苞内啃食叶肉,被害处呈透明白条状。3龄后食量大增,可将2~3片稻叶连缀在一起卷成虫苞,取食表皮和叶肉,留下一层白色薄膜。幼虫有转苞为害的习性,4龄后转苞频繁,一生可为害5¬~9片稻叶。为害严重时,稻田内叶片一片枯白。
形态特征:
稻纵卷叶螟成虫淡黄褐色,体长约8毫米,翅展16~18毫米。前翅有3条黑褐色条纹,中间一条很短,后翅有两条黑褐色横纹,雄蛾在短纹上有瘤状毛块突起。前后翅外缘均有暗褐色宽带纹。卵扁平椭圆形,宽0. 5毫米,长1毫米,初产时乳白色,孵化前变为黄褐色。幼虫5~6龄,老熟幼虫14~19毫米,初孵时绿色,后变黄绿色,老熟时桔红色,中后胸背面有8个小黑圈,前排6个,后排2个。蛹长7~10毫米,蛹体初淡黄色后变为黄褐色,圆筒形,尾部较尖,有8根臀刺。
发生规律和习性:
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,在北纬30度以北地区,任何虫态均不能越冬。该虫各虫态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2~28℃,相对温度80%以上。稻区多雨、高湿,温度适宜,有利于2~3代发生为害,如高温干旱,虫害发生轻。偏施氮肥或施肥过迟,叶片嫩绿,稻株徒长,株间郁蔽,稻纵卷叶螟发生尤为严重。
防治方法:
1、选用抗虫品种。水稻品种不同受害程度有差异,一般叶质硬肉薄、叶片窄的品种,发生轻。
2、加强肥水管理。合理施肥,适时烤田,促使水稻生长健壮,适期成熟,防止后期贪青徒长,以减轻为害。
3、开展生物防治。在发蛾盛期,用松毛虫赤眼蜂、澳州赤眼蜂进行防治,也可以菌治虫,用杀螟杆菌、青虫菌每克含活孢子100亿以上的菌粉,每亩100~200克,再加少量洗衣粉(约为农药用量的1/5),加水60~75公斤喷雾,一般从孵化始盛期开始每隔4~5天用药一次,共2~3次。
4、药剂防治。抓住时机,适时用药。一般于蛾高峰日后5~7天或2龄幼虫高峰期施药防治。常用药剂有:25%杀虫双水剂每亩200克,或50%甲胺磷乳油每亩为7 5克,或50%杀螟松乳油每亩100克,兑水40~50公斤喷雾。施药时间以早晨、傍晚为好,阴天全天均可,如细雨天用药应提高农药浓度。注意安全用药,防止人、畜中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