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葱

欧亿ouyi(中国) > 作物种植管理 > 蔬菜 > 大葱

大葱白色疫病

病害名称:  大葱白色疫病 别名:白尖病 病原: 真菌病害

病状:

育苗期、成株期均可发病。苗期、成株染病叶鞘、叶身出现周边不明显的油渍状暗绿色病斑,后逐渐扩大至5~10厘米的大型油浸状青白色大病斑,病斑中央白色至灰白色,病斑扩展至叶端逐渐干枯下垂,就1株而言,该病发病初期多在同一高度位置上,别于疫病和灰霉病。

葱疫病_clip_image002.jpg

发病条件:

一般5~6月始发,随雨季到来,病情加重,夏季连阴雨天气多易发病,暴雨过后排水不及时,地头积水、氮肥过多或植株徒长发病重。

侵染循环: 

病菌主要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,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,借灌溉水或风雨传播,病斑上新产生及地表的游动孢子借雨滴溅射传播。

防治方法:

1、选用抗病品种,采用高畦或起垅栽培,及时中耕培土,尽量避免葱秧与水接触

2、可喷洒72%克露可湿性粉剂、72%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,隔10天左右1次,防治1次或2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