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姜

欧亿ouyi(中国) > 作物种植管理 > 蔬菜 > 大姜

茎基腐病

病害名称: 茎基腐病 别名: 烂脖子病 病害分类: 真菌病害


病状:

地上茎染病,先从茎基叶鞘处褪色。逐渐向上发展至褐色茎基部缢缩变细,植株矮小不长,一碰就倒,地下茎表皮呈水渍状病斑,表皮变软,严重时整个块茎变软,但不腐烂发臭,挤压无白色菌脓流出。

   

发病条件:

1、高温高湿有利于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,适宜的发病温度为20℃-25℃。

2、生姜属喜光耐旱植物,通风和透光不良的地块易发病。

3、黄泥壤土、黏性重的土壤易发病重。

4、重茬连作地块田间菌源量累积,发病较重。

侵染循环: 

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病姜及病残体上越冬,或以菌丝体及厚垣孢子在土壤内越冬,条件适宜即可发病。一般5月开始发生,收获后带有病菌的种姜仍可继续发病,一直延续到翌年3月播种时。

防治方法:

1、发病期,及时清除病株残体。

2、土壤消毒处理。在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,整地时每亩选用70%的托布津、50%的多菌灵、50%的敌克松或福美双1-1.5公斤拌细土30公斤撒施在土中。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进行消毒,可预防土传病害。

3、选用无病虫、无霉烂的种块,防止病虫传播,保证苗全苗壮。

4、不偏施氮肥,增施有机肥、磷、钾肥及微量元素,培育壮苗,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。

5、合理轮作倒茬。与禾本科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倒茬,防灾避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