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茄

欧亿ouyi(中国) > 作物种植管理 > 蔬菜 > 番茄

稻象甲

害虫名称: 稻象甲   害虫别名: 水稻象鼻虫 稻根象甲 分类:鞘翅目象甲科


为害特点:

成虫以管状喙咬食秧苗茎叶,被害心叶抽出后,轻的呈现一横排小孔,重的秧叶折断,飘浮水面。幼虫食害稻株幼嫩须根,致叶尖发黄,生长不良。严重时不能抽穗,或造成秕谷,甚至成片枯死。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形态特征:

成虫体长约5mm,体灰黑色,密被灰黄色细鳞毛,头部延伸成稍向下弯的喙管,口器着生在喙管的末端,触角端部稍膨大,黑褐色。鞘翅上各具10条细纵沟,内侧3条色稍深,且在2~3条细纵沟之间的后方,具1长方形白色小斑。

末龄幼虫体长9mm左右,头褐色,体乳白色,肥壮多皱纹,弯向腹面,无足。

           

发生规律和习性: 

1、成虫早晚活动,白天躲在秧田或稻丛基部株间或田埂的草丛中,有假死性和趋光性。

2、产卵前先在离水面3cm左右的稻茎或叶鞘上咬一小孔,每孔产卵13~20粒,幼虫喜聚集在土下,食害幼嫩稻根,老熟后在稻根附近土下3~7cm处筑土室化蛹。

3、生产上通气性好,含水量较低的沙壤田、干燥田、旱秧田易受害。

4、春暖多雨,利其化蛹和羽化,早稻分蘖期多雨利于成虫产卵。

防治方法:

1、已见稻叶受害时,进行化学防治。推荐农药:杀螟松乳油、敌百虫、甲基异柳磷、水胺硫磷。

2、成虫盛发期,用黑光灯诱杀,效果较好。也可利用成虫喜食甜食的习性,将南瓜、山芋等切成小片穿在竹杆上插入田中,诱饵须高出水面6-9厘米,每10.9平方米插1根,晚上插放,清晨收集,连续诱捕2~3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