豇豆
欧亿ouyi(中国) > 作物种植管理 > 蔬菜 > 豇豆
豇豆基腐病

病害名称: 豇豆基腐病别名:分类: 真菌病害
症状:主要在苗期危害,引起苗前烂种和刚出土幼苗染病。未出土前危害种子、种芽和子叶,致病部变褐腐烂;子叶染病在子叶上产生近椭圆形红褐色病斑,后病斑逐渐凹陷;茎基部和根部染病产生椭圆形至长条状红褐色凹陷斑,逐渐扩展到绕茎1周,病部干缩或龟裂,致病苗生长缓慢或干枯而死。
发病条件:
播种前遇寒潮、阴雨,或覆土过厚均不利其出苗,浇水过多、苗床湿度大、通风透光不良、幼苗瘦弱或徒长发病重。
侵染循环:
立枯丝核菌基腐病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,棚室或露地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,当寄主处在生活力衰弱时,病菌容易趁机侵入,通过水流、农具等传播蔓延。该菌在6~36℃条件下均可生长,适温18~30℃,27~30℃最适,在田间遇有4~7℃低温条件,豇豆种子易被此菌侵染,生产上在10℃条件下,种子虽可萌发,但土温低、在土中持续时间长易发病。生产上育苗或播种前遇寒潮、阴雨,或覆土过厚均不利其出苗,浇水过多、苗床湿度大、通风透光不良、幼苗瘦弱或徒长发病重。菜豆壳球孢菌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,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。
防治方法:
(1)农业防治:①选用排水良好的向阳地块育苗。苗床土用无病原新土,育苗前床土充分晾晒。②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,使育苗畦和种植豇豆田块酸碱度呈微碱性。③加强苗床管理,科学放风,防止苗床或育苗盘高温高湿条件出现。苗期做好保温,防止低温和冷风侵袭,浇水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确定,严防湿度过高。浇水时间最好是在上午。
(2)药剂防治:①用种子重量0.2%的40%拌种双拌种。苗床或育苗盘药土处理,用40%拌种灵与福美双1∶1混合8克/平方米。发病初期喷20%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,或10%恶霉灵水悬剂300倍液,或15%恶霉灵水剂450倍液,或72.2%霜霉威水剂800倍液加50%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淋,或80%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