豇豆

欧亿ouyi(中国) > 作物种植管理 > 蔬菜 > 豇豆

豇豆炭疽病

病害名称: 豇豆炭疽病 别名: 分类: 真菌病害


病状:

1.叶片多发生于叶背,初为圆形褐色小斑,后扩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,边缘红褐色,中央灰褐色。

2.茎蔓被害,呈梭形或长条形的条斑,初为紫红色,后色变淡,稍凹陷以至龟裂,病斑上着生大量黑点。

3.豆荚上病斑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,深褐色,湿度大时溢出粉红色黏稠物,轻者生长停滞,重者植株死亡。


发病条件:

地势低洼、土质粘重、连年重茬、种植过密的地块及多雨、多露、低温、多雾均易发病。

侵染循环: 

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或在种子内越冬。播种带病种子,幼苗即染病。分生孢子借雨水、气流、接触传播。20℃和95%以上的相对湿度,最有利发病。当温度高于27℃,相对湿度低于90%时,很少发病。

防治方法:

(1)种子消毒:用种子重量0.4%的40%多·硫悬浮剂或60%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浸种30分钟,洗净晾干播种。  

(2)农业防治:选用抗病品种。注意从无病荚上采种。实行2年以上轮作。 

(3)药剂防治:使用旧架材时要用50%代森铵水剂800倍液消毒。发病初期开始喷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或80%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。每隔7~10天喷1次,连续2~3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