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

欧亿ouyi(中国) > 作物种植管理 > 棉油 > 棉花

地老虎

害虫名称: 地老虎   害虫别名: 切根虫、夜盗虫、地蚕 分类: 鳞翅目夜蛾科


为害特点:

危害最重的地下害虫。多食性害虫,主要以幼虫危害幼苗。幼虫将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,使整株死亡,造成缺苗断垄。


形态特征:

地老虎,成虫体长17-23mm、翅展40-54mm 。头、胸部背面暗褐色,足褐色,前足胫、跗节外缘灰褐色,中后足各节末端有灰褐色环纹。前翅褐色,前缘区黑褐色,外缘以内多暗褐色;基线浅褐色,黑色波浪形内横线双线,黑色环纹内  圆灰斑,肾状纹黑色具黑边、其外中部楔形黑纹伸至外横线,中横线暗褐色波浪形,双线波浪形外横线褐色,不规则锯齿形亚外缘线灰色、其内缘在中脉间有 3 个尖齿,亚外缘线与外横线间在各脉上有小黑点,外缘线黑色,外横线与亚外缘线间淡褐色,亚外缘线以外黑褐色。后翅灰白色,纵脉及缘线褐色,腹部背面灰色。 

           

发生规律和习性: 

1、高温和低温均不适于地老虎生存、繁殖。在温度30℃±1℃或 5℃以下条件下,可使小地老虎1~3 龄幼虫大量死亡。平均温度高于30℃时成虫寿命缩短,一般不能产卵。

2、如前茬作物、田间杂草或蜜源植物多时,有利于成虫获取补充营养和幼虫的转移,从而加重危害。

3、昼伏夜出。

防治方法:

1、物理防治:黑光灯诱杀、毒饵诱杀。

2、化学防治:整地时撒施毒死蜱、辛硫磷颗粒剂;虫害发生时,可用辛硫磷、毒死蜱、菊酯类药物灌根。